English

应注重提高金融调控质量

1999-08-20 来源:光明日报 宋海林 我有话说

金融调控质量,是指中央银行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社会金融活动的优劣程度。金融调控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中央银行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金融调控任务日益繁重的今天,注重提高金融调控质量,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金融改革环境,落实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塑造中央银行的调控权威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判断金融调控质量高低的标准是多方面的,诸如金融调控目标是否明确,政策措施是否对路,调控方式是否科学,调控手段是否合理,调控工具是否配套、协调等,都是很重要的评价标准。质量本身作为一种范畴、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系。如果提高质量是目的,为实现目的又需要各种手段、工具相配合,那么质量体系就可视为一段较长的“手段———目的链”。因此,强调金融调控质量,具体地说必须强调其子系统的质量。

1、宏观决策质量。决策是行动的先导,是金融调控活动的核心。金融决策的优质高效,是金融调控科学化的前提和关键。为了保证金融调控工作的健康进行并不断提高其科学化水平,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上下结合、相互协调的金融决策质量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是保证金融调控正常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和完善金融决策质量体系,关键问题有三点:一是中央银行要有独立地对经济、金融运行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判断后作出有关决策。二是要层层落实决策责任制,每一位决策者都应对自己作出的决策负责,对由于个人的专断造成重大决策失误的,要追究法律责任。三是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办事,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都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论证咨询以及评审和择优。

2、执行行为质量。宏观决策作出之后,如何实现决策目标就成为关键。一个合理的优质高效的执行,是实现科学决策的有力保证。从金融系统来看,决策执行行为主体既包括若干层次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又包括与此相对应的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还包括相互关联的主管职能部门。要保证执行行为的质量,首先,必须为执行系统制定一套规范、合理的制度规章,以便从制度方面保证执行系统的高效运作。其次,必须熟悉和了解各种经济杠杆、金融工具的功能及优缺点,且能够熟练自如地进行综合运用。再次,必须及时协调和化解各行为主体之间的摩擦、矛盾,使各种执行行为形成最强的“合力”。

3、跟踪监管质量。金融调控质量如何,宏观决策作出后贯彻执行情况怎样,都离不开对执行行为的跟踪监管。强调跟踪监管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金融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保证科学决策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决策提供依据、打好基础。跟踪监管包括事中检查和事后评价两方面。事中检查就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各阶段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以保证金融调控按计划进行。事后评价就是政策贯彻落实后,对执行的结果与任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失,为今后金融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提供经验教训。

4、信息传递与反馈质量。经济信息是提高金融调控质量的战略资源,确立金融调控目标,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都离不开信息的搜集、传递与反馈。信息传递与反馈质量如何,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健全的金融统计制度,包括货币总量统计制度、信贷投向统计制度、金融监管统计制度等,要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做到制度规范、数据准确、情况客观。二是要有现代化的电子传输网络和建模分析系统,要有较强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极高的工作效率,以便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有关信息传输给有关部门。三是要有灵敏的涉外金融情报系统,对国外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政策的调整等信息能够及时跟踪、分析并反馈,以利于国内决策机构及时准确了解真实情况,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5、机构质量与人员素质。金融调控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员素质的高低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组织机构质量。机构质量实质上可以归结为精简、高效、廉洁,它包括机构设置是否符合市场取向改革的要求,分工是否合理,协作是否协调,人员是否精干等。人员素质既包括金融部门最高决策集体的素质,也包括职能部门领导者以及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素质既包括政治觉悟、道德修养的提高,也包括决策水平、分析预测水平等业务能力的提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